
10月24日,2019“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成员单位会议顺利召开。组委会成员单位和各区科委悉数出席,就2019年的赛事举办进行了讨论。

首先,由上海市科委创新服务处处长陈宏凯向大家介绍了2018年赛事的举办情况。从介绍中我们了解到,2018大赛共吸引了7742家企业和团队参赛,报名数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第一;全市设立了16个赛区、67个企业组分赛点和28个团队组分赛点;集聚各类众创空间、创投机构、新媒体等500家,举办各类培训活动超过300场;市区两级投入3.5亿元创新资金扶持创新创业。形成了完善流畅的赛事组织能力,推送了创新创业环境的建设。

紧接着,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副主任严雄为大家介绍了2019年赛事组织的亮点。
常规赛+专题赛,全面涵盖创业领域
一是常规赛。继续与国家创新创业大赛对接,与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等对接。
二是专题赛。2019年专题赛主要聚焦以下方面:(1)国际赛,继续关注外国人在沪创业,鼓励海外项目积极参赛。(2)沪台、沪港创业专题赛,促进港台创业交流,搭建两岸创新创业交流平台,为两岸创业者实现投融资等创业资源对接、市场拓展提供条件,特别是对落地上海的创新创业项目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3)特色产业专题赛,推动科技服务业、人工智能等专业领域创新创业。
政策支持给力依旧
市赛评选入选企业(团队)可获得上海市相关政策支持。
1、小微企业:市赛评选入选企业根据《关于发布上海市2019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指南的通知》,获得相关配套资金支持。
2、成长企业:根据《关于发布上海市2019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小巨人工程项目指南的通知》,获得相关配套资金支持。
3、创业团队:市赛评选入选团队根据《关于举办2019年“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获得科技创新券支持,用以补贴团队开展技术搜索、概念验证、成果(专利)管理、价值评估、成果熟化、技术战略规划等服务时的支出费用。
四大创业服务品牌,助力参赛者走的更远
“创业学堂”、“创孵学院”、“梦想沙龙”和“未来之星”四大品牌,从“赛前-赛中-赛后”为参赛企业免费提供赛事培训、政策培训、科技金融、专业技术和企业能力提升专业等服务内容,进一步增强参赛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科技人才水平,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并在资金、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给予企业必要的帮助。同时,承办专题赛的专业机构对参赛企业或团队提供专业化的支持和特色服务。
宣传形式多样,打造本土创业赛事第一品牌
创业朋友圈:比赛阶段安排专题访谈等,利用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赛事全程报道,形成平面新闻、电视新闻与网络直播的多层次、立体化、多视角的全方位宣传推广。
创业钻石屋:以区为单位流动展览展示优秀企业/项目;
创业故事汇:采访本届大赛上海优胜企业和历届国赛优秀企业,打造高端传播,作为成果性的精品故事集;
创业交享乐:以音乐会的形式打造新式“创业社交”。
日常传播将以创业在上海官微为主要宣传阵地,发布赛后服务等系列内容,并对接上海科技活动周、浦江论坛、双创周等大型活动进行宣传。

最后,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骆大进就大赛举办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在新一轮的赛季里,将联动各方资源,为共同将上海打造成为创业者的‘乐园’、创新创业的‘沃土’贡献力量。”2019年大赛将继续以开放、融合、提升为理念,进一步突出各区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产业创新功能定位,汇聚全市创新创业资源,将“创业在上海”打造成为展示上海创新创业环境的重要“舞台”,表现城市创新创业精神的“上海名片”。